电影《杀破狼贪狼》自从上映以来,虽然好评非常多,但是其实在电影当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所有有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毕竟剧中几个人物的演技都是非常不错,古天乐甚至能够凭借这部电影拿到影帝,但是同样的也有人对这部电影进行吐槽,究竟这部电影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少人评价,院线刚刚上映的电影《杀破狼贪狼》,则是一部关于人物刻画的反面教材。
在这部电影中,演员演技表现可圈可点,动作武打安排的过瘾到位。
可整部电影观看下来,总会让人情不由主的出戏,频频有想要离开座位的冲动。
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物刻画的问题。
杀破狼贪狼,总体来看,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寻找和营救女儿的故事。还在念大学的女儿,因为与父亲赌气,跑到泰国游玩散心,结果被以卖人体器官为生意的人绑架。女儿是父亲(古天乐饰演)的唯一,父亲爱女心切,便只身来到泰国寻找。最终,阴错阳差,女儿在泰国被杀害,父亲找到了凶手,选择与凶手同归于尽。
在这部电影中,总共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是父亲、女儿、泰国警察崔杰(中国人)、泰国警察局长、泰国警察tak和坏警察、妓女、卖人体器官的老兵沙查,泰国市长和秘书郑汉守。
人物并不算多,关系也并不是太复杂。
可就是这并不复杂的人物,却处理得极为简单粗暴与标签化。
所有的人物从到电影开始后15分钟,我们就能通过对话和剧情准确清晰的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且在整个电影过程中,这一人物形象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爱女儿的父亲一直执着的爱着女儿,为了救女儿不则手段,甚至不惜去伤害别人的性命。即使做了违背他本身职业的事情他也没有任何纠结的地方。
泰国警察崔杰从一开始接手父亲的这个报案以后,就像是一个不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没有任何队友的协助下,执着的单枪匹马追踪整个案子。
器官生意人与坏警察之间的的联系交代得更像是儿童简笔画,没有人物背景刻画,更没有关于人物过去任何事件的描写。
可以说,在电影贪狼中,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具行尸走肉的人偶,他们没有过去,没有思想,没有三观,更没有人性。
人性是什么?
人性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考虑,纠结与选择。它基于我们的成长,是我们对生活认知而一种体现。
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做出迫不得已的决定。
《唐山大地震》中的妈妈,看到两个孩子被压在石板下,一个是自己的女儿,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她想要两个都活。但现实摆在那里,她只能救一个,艰难抉择之下,她选择了儿子,最终让自己舍弃了女儿而内疚一辈子。这是人性。
《军事联盟》中曹操在看到关羽的头颅被送上来的时候痛哭流涕,在监狱会见下狱的司马懿时会因为一粒米掉落而从身上捡起来食之。这也是人性。
故事里的人物,我们在创作时不应该只单纯的刻画他的一面。他应该是立体多维。
他应该会哭会笑,会打会闹。他会因为爱人离去难过,也会因为得到兄弟知己而开怀。当意外来临时,他最终会因为心境艰难选择,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那么怎么展现人物?
一定是通过悬念、逻辑与细节刻画。
其中细节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会让我们觉得故事里的人物有血有肉。
《孩子,你慢慢来》中,有一个主人公叫做华安。关于华安,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安安不动声色,伸手扯了爸爸衣袖上的扣子,放在嘴里吃。
爸爸在厨房喝咖啡,妈妈倚着栏杆读报纸,安安刚刚把妈妈的牙刷塞进树干上一个洞里,现在正忙着把泥土塞满爸爸的球鞋。
即使是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你也可以通过这些细节动作描写大概在心里描绘与感知出安安的年纪以及他的性格,甚至是样子。
这其实就是人物的细节展现。
再比如《围城》中,故事一开始在甲板上,关于苏小姐的描写:
她的皮肤在东方人里算白的,但白的不顶新鲜,略显干滞。假使她从帆布躺椅里站起来,会见非身段消瘦,也许阔论太硬,像钢笔划成的。
苏小姐一向瞧不起这位寒碜的孙太太,而且最不喜欢小孩子,可听了这话,心上高兴,倒是和气地笑道:“让他来,我最喜欢小孩子。”
人是动态的,所以落实在文字笔尖还是呈现在荧幕上也应该是动态的,多面的,有深度的。
由于各种原因,人总难免会带上面具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这本就是人性使然。
创作或者记录故事,应该深度挖掘的是人的这些特质,不然你说的故事就只能流于浮夸与表面。
关于剧情狗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剧情狗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论坛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