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届多伦多电影节临近尾声,而也是在电影节期间,有不少来自中国的优秀影片喜迎了不少的观众。但是最引人瞩目的不是《芳华》、《妖猫传》、《追捕》、《嘉年华》等热门华语新片,而是一部已经有了“85年”历史的电影修复版《奋斗》!
这部摄制于1932年的国防影片,以讲究的构图和超前的概念闻名,内容探讨了第三者插足、养父出卖、反抗专制等大胆话题。在技术方面,它还是最早使用升降机来拍摄的影片。
《奋斗》片场搭建的小楼
用中国电影资料馆孙向辉馆长的话来说,“TIFF收到我们发去的样片后,第一时间就提出把全球首映的权力交给他们,显然《奋斗》的艺术水平、修复工艺和影史价值打动了他们”。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
然而,这部由中国电影资料馆重新修复的影片,在从沉睡的库存里唤醒之前,其成片拷贝不仅缺少了片头,连画面也是高度损坏的。那么它又是如何“起死回生”,重新接受了大银幕的考验呢?
许多老电影经过修复,重新与观众见面
小编赶在它首映的前一周,来到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修复现场,揭开了老电影修复的神秘面纱。
来到电影资料馆的修复工作室,首先看到了摆满一地的胶片盒,它们都是等待被修复的老电影。
一摞胶片盒是一部电影使用的胶片量
电影胶片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化学稳定性,发生了诸如乳剂脱落,片基分解等等原因的影响,造成了褪色、撕裂、划伤、脏点、霉变、失声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也是人们提起老电影,似乎总会想到“画质粗糙、画面发黄、声音模糊”的真正原因。
已损坏的硝酸盐胶片
而对《奋斗》来说,它拍摄使用的硝酸胶片,因其十分“易燃”,夏季无法从西安资料库运输,只能用之前的拷贝来修复,而大量的难题也随之而来。
早期的硝酸胶片十分易燃,也导致了不少影院火灾
据电影资料馆制作科副科长王峥介绍,“《奋斗》缺少片头,硝酸片在夏季又无法运输。我们只能让西安资料库用相机拍摄下片头的画面,并利用电影后期软件寻找相似度高的字体来还原整个片头”。
而解决了片头问题,《奋斗》严重损坏的画面,也迫使工作人员“三班倒”来加快修复进程。那么,为了修复老电影的损坏难题,又要经过哪些步骤?
首先要先将素材进行整理、物理修复和清洁,然后上机扫描成数字格式。
老胶片需先经过左侧的清洁器清理,再上机右侧的扫描仪
其次,就要经过反复的校色、手动与自动修复、画面缺失修复、声音修复、声画合成、输出成数字格式这几个阶段来完成整个操作步骤。
出于仪器的特殊性,修复机房需常年保持温度20°湿度40°的环境。修复一部老电影大约需要20个人,花费时间在2周左右,每位修复人员一天大约要修复6000余帧。《奋斗》也是在如此高强度的节奏下,完成了整个修复工作。
《奋斗》修复对比图(左为郑君里,右为陈燕燕)
修复老电影,是否只要技术达标就可以了?王峥给出了否定答复,在胶片损伤修复完后,他们都会邀请原班参与影片制作人员,对画面和声音及色彩提出修改意见。
如修复《本命年》时,就邀请了谢飞导演,结果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被他勒令指正。“在扫描胶片时,我们的工程师遵循尽量保存胶片全部信息的原则,所以导致影片画面呈现出了许多暗部细节,但谢导说这些细节当年我在拍摄时是不太想表现出来的。”,王峥如是说。
《本命年》
但像《奋斗》年份过于久远的默片,已找不到当年的创作人员来指导,就只能依照肉眼观察法辨别胶片的初始颜色决定数字修复影片的基本色调。
谈到修复技术方面,王峥还非常兴奋的说道,“资料馆现在已拥有非常完善的视频处理技术,而对于音频修复,还有很多挖掘的可能”。将来老电影中缺失的声音片段,极有可能通过新技术进行还原。
据孙馆长介绍,资料馆修复老电影是公益性质,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社会资金赞助(包括制片公司、基金会和民间企业)。
2006年,“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启动,中国电影资料馆率先在内地开始了修复老电影的工作。
十几年来,政府每年会批3500万专项经费的财政拨款给到资料馆,用于设备维护、电影修复、完成数字档案保存等综合性工作。
一部老电影的修复成本在50万左右,电影资料馆一年有50部的固定修复量。
博纳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赞助修复过《林海雪原》和《永不消逝的电波》
而社会资金的赞助来源就比较多样,博纳影业之前赞助修复了《林海雪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赞助修复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两部电影后来也都分别进行了翻拍(《智取威虎山》和《密战》),与彼此当下的业务都有所挂钩。
除此之外,资料馆还分别与中国电影基金会、腕表品牌—积家展开过合作,修复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老电影。
马丁·斯科塞斯成立的世界电影基金会曾赞助修复《红菱艳》
其实像基金会与企业品牌赞助修复老电影,早已是国际同行的做法。如马丁·斯科塞斯成立的世界电影基金会,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老电影修复,曾耗时7年时间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音资料馆修复了《红菱艳》。
而像古驰、LV和普拉达基金会每年也会拿出固定资金用于修复老电影。
按照修复单位的性质,修复版老电影的去向一般常有二次发行重新上映、参展国际电影节和推出修复版DVD这三种常见形式。
以资料馆为例,之前修复版的《神女》,先后去了伦敦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展映。
制作单位在电影节放映时,也构思了一种新的放映形式,如《神女》在北京电影节放映时,就邀请了乐队现场伴奏,影厅还特地拆除了前三排座椅,搭建了一个舞池。
修复版《神女》放映现场
而修复版《奋斗》的世界首映,也花落国际A类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的平台上。此后,该片还将作为“中国经典电影系列展映”的首部力作,在9月17日登录全国艺联加盟影院,资料馆指导票价为一张20元。
《奋斗》将于9月17日登陆艺联加盟影院上映
电影资料馆的特殊性在于,它从2012年开始承接北京电影节的选片邀片排片工作,而北京电影节也在2014年开设了“修复单元”,意在放映经典的修复版老电影。这也为他们修复的老电影提供了新去向,达到了引流的效果。
2014年北京电影节开设“修复单元”
除此之外,资料馆此前也与英国电影协会(BFI),就修复版《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联合发行了DVD。
除了像资料馆公益修复的性质外,各大制片公司也会与具备修复老电影能力的机构合作,将老电影二次发行,投入市场。像上周五开画的修复版《失业生》,就花了三年的时间修复,目前累计票房600万。
修复版《失业生》再度上映,主打“哥哥”情怀牌
不过,对于老电影二次发行,也有不少争议,比如修复时间太过仓促、成本回收本的问题。如2009年上映的修复版《东邪西毒》依然有不少片段出现花片的情况。
而因版权问题仅花费100万修复的《倩女幽魂》,在2011年重新上映也只拿到了295万,并且画质也被不少影迷诟病。
《倩女幽魂》曾被影评人称“像随便用软件修了一样”
不管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老电影在修复过程中,因为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差别,都会左右它的呈现效果。而这个过程,也体现出了修复人员的匠人精神和制作单位的诚意。
虽然《奋斗》之后选择在艺联上映,也是一种充满未知的尝试。但孙馆长告诉小编,资料馆其实没有过多考虑过票房,因为“中国保存下来的2万部左右电影,有一大半不修复谁也看不到;而修复老电影,更重要是起到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作用,特别是默片,它没有语言障碍,交流起来更有意义”。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而对于长期从事修复工作的王峥来说,十几年如一日的高强度工作,也没有让他对修复老电影这件事产生过疑虑,“能让更多人看到、感受到中国老电影的魅力,我觉得就够了”。
关于剧情狗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剧情狗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论坛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