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 > 科幻 >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更新:2017-10-05 16:10:59来源:中国影视周刊作者:剧情1哥

在昨天才刚刚落下帷幕的艾美奖上,电视剧《使女的故事》《大小谎言》成为了当天晚上最大的赢家!《使女的故事》连中五元,众望所归的获得本届的最佳剧情类剧集!而另一部良心巨制的美剧《大小谎言》也包揽了五项大奖,成为限定剧类最大赢家,《副总统》拿下最佳喜剧类剧集!但是有很多人都觉得这部剧虽然不错但是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也只是因为政治正确的缘故,真的是这样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神剧标配

许多人说「使女的故事」因政治正确而获奖。题材占优我不否认,但需要知道的是:本剧播出时烂番茄新鲜度100%,有太多没见过或者想不到的情节;每集片尾的BGM也非常带感,氛围烘托的极好;女主更是把自己往毁了来演,相比ins里好看的照片,剧中真的……不多说,请看正文。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一句话介绍「使女的故事」

改编自着名反乌托邦小说,播出后imdb评分从7.3到8.9,烂番茄新鲜度100%,可能神剧。

然后说一句,很喜欢上面这幅海报。

话说川普上台之后,很多反乌托邦的书在美国都卖脱销了,比如《1984》,《It can't happen here》,还有《使女的故事》。所以我们先从原着的故事说起:

几百年后的地球,核污染非常严重,人类生存环境很糟糕,不孕不育非常普遍,适龄女子只有极少概率怀孕并生出健康的孩子。

几乎一夜之间,本来还是文明社会的美国,大多数的州突然被一个声称自己是“Jacob之子”的宗教推翻了原有政权,建立了一个名为“吉列Gilead共和国”的政教合一新政权。极个别的州没被推翻,美国原政府在与Gilead打仗。

Gilead共和国宣扬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惩罚,并奉行一种宗教原教旨主义:女性不可以独立工作,是「国家的财产」,所有的财产自动转移给男性家属。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一些被证明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生过孩子),被集中洗脑后穿上统一的红色女仆制服,分发给统治阶层男性大主教(Commander)家里,成为了使女(Handmaid),并受大主教妻子管理,唯一的任务就是 ——

替大主教生孩子,延续下一代。

使女与大主教不能有任何感情交流,说话都用规定的主仆用语,发生关系的时候也必须在妻子的目视下。当然,生下的孩子肯定也只属于妻子和大主教。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注:性爱场面模仿《圣经》《旧约全书》第一卷,《创世纪》拉结的故事中的仪式。

本剧围绕其中一个名为Offred的使女展开。Offred这并不是她的真名,而是由于指挥官叫Fred,Of+Fred=Offred,意思是她是属于Fred的。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是不是眼熟?没错,伊丽莎白·莫斯 Elisabeth Moss,连续多年艾美金球奖最佳剧集的「广告狂人Mad Man」里男主的秘书佩吉·奥尔森。随手两张剧照(左):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这里要说一下,结合她在「广告狂人」里的表现,她演“使女”还真合适。另一个给我这个感觉的是凯莉·麦克唐纳 Kelly Macdonald,「大西洋帝国」里Nucky的妻子。

剧中还有「广告狂人」的另一个角色,还有「女子监狱」里的Poussey,以及「吉尔莫女孩」的熟脸,但戏份不是很多。

相当优秀的剧集

播出后的24小时里,我眼睁睁看着它的imdb评分从7.3到8.0到8.8再到8.9,烂番茄新鲜度也从97%飙到了100%,在与Netflix的对决中屡败屡战的Hulu终于给了大家一点惊喜,本剧也许有神作的可能。理由如下:

1.原着撑腰,反乌托邦故事内核

本剧根据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的同名小说改编,原着很有名,在美国脱销可见一斑,以女性视角写的反乌托邦故事很少,而且这里对社会的细腻描写远超《1984》,试想一下:

一个本来自由奔放的女性,突然被时代裹挟,成为了极权社会的“生殖工具”,所有原来的社会关系被打乱,身边无一人可以相信,活下去毫无意义,但又有不能死的理由,于是在这个扭曲的世界谨言慎行,连被X都保持一声不吭,在时刻被监视的情况下同时试探与反思这个世界,面无表情但一直心心念着仿佛昨天还在的糖果店,每当看到有同类遭遇荒谬的待遇都强忍怒火 ——

有关反抗的故事,又有谁不会喜欢呢?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2.电影明星主演的剧,几乎没出过意外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奥斯卡最佳影片「莎翁情史」男主(争议比较大的98年奥斯卡),「兵临城下」里的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在本剧里饰演Offred的指挥官。其实他并不算大红大紫,但那古典与现代感十足的英挺外表,外加上狂傲、骑士般的气息,与这个时代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

明明是统治阶层的官员,却绅士的一塌糊涂。

小说里大主教曾经对Offred说,他相信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更好的世界从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是更好的,而是对有些人来说一定是更坏的(Better never means better for everyone, it always means worse for some )

没错,真正可怕的人,往往是那些自以为真理在握的人。

补一刀:他亲哥哥才真的有名,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也就是传说中的: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以及……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3.独特的女性视角与丰富的内心世界,代入感极强

作家很难脱离时代,反乌托邦作品的盛行往往都是时代造就 —— 生活在极权下的人民当然最会因看到自由反叛而共鸣 —— 只可惜朝鲜看美剧比较难。

当今世界的主流文明虽然仍然是民主,但随着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恐袭等一系列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纷纷发生后,人们心中对极权的恐惧再次重燃,这意味着本剧有了一定的民意基础。

对了,小说写于80年代,说故事是两百年后的故事,不过电视剧则说故事发生在2015,仔细想想还蛮有深意。

原着小说有两大特色,一是用写实的手法来描绘“未来”,因为里面大量细节都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中世纪),让你感同身受;二是把很大篇幅花在对女主心理活动的描写上,剧集为了保留了这一点,索性直接用女主做旁白来表达她的内心OS(让我想起了「黑客军团Mr.Robot」),这种形式特别直达内心。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仅仅是因为题材正确吗

嗯,当听到她亲口说出上面这几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颤了一下。

别犹豫了,快补补剧吧!

关于剧情狗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剧情狗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论坛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