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访谈 > 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大全 中小学生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

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大全 中小学生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

更新:2017-10-06 10:07:18来源:中国影视周刊作者:zdc

作为中国人,传承中华骄傲,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该做的事情,九月一号,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董卿邀请你一起回顾文化的瑰宝,弘扬中华文化,感受文化自信,那么大家看过之后,就要写观后感了,一起来看看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大全吧。

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大全 中小学生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

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

1、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

最近看了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骄傲,感触颇深,收获颇多。通过该课向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本质所在,通过与“诸洋文化”的横向比较,来解释中华文化的合理性。从而树立大家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紧贴现实生活,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详实的举例,对中华文化进行生动剖析。  联系此书,我想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没有文化自信是万万不行的。  习主席就曾多次在谈话中提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定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培树中华文化自信需要做到:

一、文化自信需要与时俱进

《周易》强调,“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要求人们“终时乾乾,与时偕行”,做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引重致远,以利天下”。?“与时俱进”的思想,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在古代哲学和政治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儒、道、法等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学说绵延两千多年而不衰。其主要原因在于它遵循了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从时代的发展和其他思想理论中汲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我们今天所说的与时俱进,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总结,它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批判基础上的改造和升华。只有求新、求变、求创新,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发扬。

二、文化自信需要开放包容

《国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也就是说,不同事物之间的碰撞、平衡才是“和”,“和”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若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则只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无可持续性。所以“和而不同”一直是中国古人追求的理念。《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来看待不同的文化。孔子主张“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是由古至今社会的稳定器,同时也是保持长治久安的密码,这些重要思想同样应该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诸如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主张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正是传统中国开放包容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文化自信需要“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的形成,主要与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有关,农耕社会讲求协作,所以以人为中心,家庭里讲求夫和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外则讲求君仁臣忠、朋敬友信。如果这套体系运转起来,则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良性的运转状态。儒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环节都是以人的实践为第一要义。实际上这套体系直到今天,在中国人中,还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政府在实现以人为本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即从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其具有直达人性的透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的感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密码,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样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

2、2017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我看了2017开学第一课,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因此我读得特别认真,感悟也很深刻。   

一、历史悠久。我们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到现在,我们的中华在不停的变化,不停的进步,历经了数不胜数的悲欢与离合。 
  二、成果辉煌。中国文化成果灿烂辉煌,我们古代的诸子百家精神,数学、绘画、艺术等无不影响着世界。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指南针的发明让航海变得轻松;火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印刷术给人类带来了快捷与方便,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成果在人类科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三、民族特色。中国的节日习俗多姿多彩。比如,每个腊月二十四都要扫尘;春节时要贴春联,贴窗花和贴福字;贴福时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挂年画、守岁、放爆竹、拜年和吃饺子也是春节的习俗,这些都是中国独有的特色,也是唯一的特色。 
有个伟人说过:“中国正不断进步,我们也要不断进步。”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每个成果都把自己的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把前途历史的命运看成是自己的崇高责任,并为此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3、开学第一课2017观后感我的中华骄傲作文600字500字400字300字

今年的“五节大课”

第一节:字以溯源 从源远流长的汉字说起。

在这节课上,撒贝宁带着一个仿制的甲骨上台,讲述中国汉字强大的生命力。甲骨上是“雨”的象形文字,不少小朋友现场认了出来。

撒贝宁说,这个字穿越了三千多年历史,到今天依然能够认出来。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它的流传演变记录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

理查德·西尔斯,1950年出生,美国人。他花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并放到网上,中国网友深受感动,因此称呼他为“汉字叔叔”。

一次心脏手术差点夺去了“汉字叔叔”的生命,在病榻上,他开始思考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由此萌生了电子化《说文解字》的念头。

2002年,“汉字叔叔”创建了汉字字源网,由于得不到关注和资助,他陷入贫困潦倒、旅游签证到期、护照被没收、第一次面临限期离开中国的窘境。

“汉字叔叔”并没有因此放弃。所幸的是,他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教职,可以边教物理边研究汉字,他为能在中国做老师而骄傲: “我总觉得我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

一个年近七十岁的外国人,都在不断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呢? 王宁,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汉语研究与教育工作长达六十余年,是现代着名的文字训诂学专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继承人之一。

上世纪60年代,王宁教授去到了青海牧区开展扫盲工作,她深深地被老百姓对文化的渴望震撼,这一停留便是28年。

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

为了将传统文化巩固在每个人的血液中,王宁教授尽其所能,研究汉字从未停歇。其中,“甲骨文”也是王宁教授研究的汉字之一。

王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

汉字造字的意图告诉看清道路,奔向目标。

一笔一划中涵盖丰厚的历史底蕴,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4、武以振魂观后感

在这节课上,主持人带领大家做起了武术闯关接力游戏,包括考验平衡的梅花桩、考验腿功的踢气球等。

 现场主持人还请出了螳螂拳、太极拳和八极拳等三门传统武术的传承人于海、陈正雷、王世泉。 请他们介绍传统武术的奥秘和魅力,让观众体味势如破竹的气势和浩然正气的风骨。

正在热播的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也通过视频发来问候,诠释了对武术的理解。

5、文以载道观后感

 这节“课”上,有“瑜老板”之称的著名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左)用京剧念白表演了苏轼著名诗词《水调歌头》。在她身旁是4个不同京剧造型的旦角小演员,舞扇挥剑,水袖翩翩。

主持人董卿分享了古典文学的浸润,她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它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

她请上了我们前文提过的,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学发扬光大的许渊冲先生,请他分享自己对于翻译的理解。 董卿、吴磊、任嘉伦还和现场的小朋友们做起了拼字成语游戏,每组5人,其中4人用身体拼字、1人猜字并说出包含该字的一个成语,如雪中送炭、奋笔疾书等。
6、棋以明智

这一节“课”看似是以“棋”为主,其实说的是“琴棋书画”这一国粹文化。 曾与“阿尔法狗”进行围棋对战的青年棋手柯洁也来到现场。 柯洁说对战机器人是在挑战自我,“职业棋手一辈子可能就只能练一两千盘棋,但人工智能一天就能练一两千盘棋,进化的效率是指数级别的。” 他说,比赛到最激烈的时候自己甚至恨不得去后台把机器人的电源掐了。

回过头看,柯洁说不管是自己赢还是机器人赢,都是人类的胜利。机器是人发明的,人下围棋带着思考、感悟和情绪,机器不会,只是枯燥的计算。 在“琴”环节,主持人撒贝宁先后请上了郎朗和它的两位爱徒。他们先后和机器人TEO一起弹奏了《幻想即兴曲》、《野蜂飞舞》、《彩云追月》。机器人在速度上赢了,那正式节目时候呢?期待!

第五节:丝绸新路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源泉,武术振奋着自强的民族精神,文学承载着理想与情感,围棋蕴藏着智慧的密码。 它们都是我们的中华骄傲,更令我们骄傲的是,它们在岁月流转中,在“走出去”和别的文化进行的交流中,焕发出了持久的光芒。 这节课的重要嘉宾之一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师米斯巴(右),她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 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99%会说汉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

7、我的祖国,我的骄傲

我的祖国是我的自豪、我的骄傲。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高兴。

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历史是悠久的,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的历史可以与它相提并论。但它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对其它国家只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相反,它尊敬任何一个国家,现在,甚至包括日本。 中国在这几千年里以来,经历了太多太多, 从元谋人到现代人,经历的多久?从三皇五帝到现在经历了多久?

从禹、舜到现代又经历了多久?这是中国的成长,也是中华的成长。 中国曾经是世界的焦点,是世界上的强国,在秦汉有过,在隋唐有过。然而,到了明清,居然“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立刻从世界的前沿滑到了尾部,虽然,邓小平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可是,又是不是能够挽回中国所有的损失呢?

答案一定是:不!当时“闭关锁国” 导致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后果是严重的。也许,现在的中国重新爬回了在世界中应该占有的位置,但是与曾经的中国相比,已经落后了。

我国政府与1953开始编制第一个5年计划,第一个5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

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但是,1990年-1997年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21世纪开始,中国脱胎换骨了,2003年的“神舟5号”,2005年的“神州6号”,2008年的“神舟七号”。2008年的“奥运会”。

当然,这些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令世界震惊的“5·12大地震。

虽然它是一个灾难,但是,它却令中国人有一盘散沙凝结成了一块钢铁。它也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是打不垮的!

中国的希望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可以让它成为世界的巨人,就看我们如何去发挥我们的本领,让中国、让中华,因为有我们而自豪。

8、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她是东方的巨人;我的祖国,她——地大物博,疆域辽阔,美丽富饶。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
我热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它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总书记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喜欢我的祖国,是因为祖国的壮丽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祖国秀丽的风景一向令人赞叹!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美丽的日月潭,布达拉宫,喜马拉雅山…… 在五千年中,中国人受尽了耻辱,但我们终于又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努力下,嬴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农民汽车,已不再稀奇。
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要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已的一切!

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观后感要怎么写

1、首先,观看节目,记录重点

开学第一课内容非常丰富,同学们要提前了解节目安排和内容提要,完整观看直播,将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的纲要笔记。

2、其次,查阅资料,加深理解

在节目结束后,对照节目内容和自己的笔记,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对应的人物、历史和意义。这样既能够加深对“我的中华骄傲”这一主题的理解,又可以积累充足的写作素材。

3、最后,围绕主题,书写感悟

新学期,新面貌,今年第一课的主题定为:我的中华骄傲!节目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课代表围绕这一主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同学们在汲取他们的思想精华的同时,要加入自己对中华骄傲的理解,描述自己心中的中华骄傲。

2017开学第一课在哪里看

2017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4日(星期一)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

2017开学第一课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大全 中小学生我的中华骄傲观后感

关于剧情狗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剧情狗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论坛转帖